
我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有很多业内的好友,前几天就看到一句话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去看看某汽车网站的评论,顿时智商优越感大增。”很多这种论坛性质的网站,浏览的人本应是懂车爱车的人,但是爱车是不假,懂却懂得很少。一个是各路网友都在凭着自己的经验和不知道从那得来的价值观来瞎猜,另一个就是对于不同的指标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即便是精确到个位的数字。
首先来说网友瞎猜的事吧,这里有一些相关的内容,比如SUV车主因为不懂承载式车身而污蔑厂商质量不达标等。还有就是所说的“不知从哪里来的价值观”。我们的印象中普遍都觉得德国车,尤其是大众,比较结实,安全系数高。最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德国车用手按铁皮的时候觉得很硬按不动,韩国日本车一按就瘪下去了云云。
——谁告诉你这么比较的?
德国车也好,韩日车也罢,乘用车也好,商用车也好,没有一种车的安全系数是有车身表面的蒙皮(就是我们大白话说的铁皮)决定的。在碰撞中真正吸收能量保护乘员的是车身的钢架结构。某一根梁的位置设计不同都会对车体带来很大的影响。
当然这个问题不是用来吐槽的,我只是想说很多车友觉得自己解释的头头是道,听上去很有道理别人都没法反驳,其实事实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所以,群众的观点在这个时候就是扯淡的。
另外一个就是车的硬指标。硬指标通常包括油耗,车身空间等内容。油耗这个不用说了,不是感觉上的事,同一个人开不同车自然就能比较出来,虽然每个人驾驶风格不一样,但是总的来说费油的所有人都费油,省油的所有人都省油。但是其他的可就不同了,每辆车设计的思路,最终做工的体现不同,给不同乘员带来的最终感觉就不同。比如说我爸,他觉得驾校那种普桑特别小,坐着不舒服,于是买车的时候专挑车身尺寸大的看,最后挑了伊兰特悦动。但是我开普桑的时候特别舒服,浑身上下都舒展得开,但是开悦动的时候却不得不右膝盖死死顶着中控,否则不是手不能掌控方向盘就是腿悬空。这个是因为桑塔纳和悦动在座椅上的可调范围不一样,桑塔纳能调出一个适合我的座椅角度,但是悦动调不出来,悦动能调出适合我爸的座椅角度,桑塔纳却不能。这就是对于同样一个硬指标,不同人不同感觉的例子。
开车这种事主要的还是感觉,是一种体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自然感觉上的事每人都有自己的说法,所以除了油耗这种硬指标以外,其他的永远不要参考网友的意见。如果真想彻底地了解一款车,就去网上找找一般杂志测评的项目,自己到4s店申请试驾都做做看,体验一下自己是不是坐的舒服,是不是符合自己心中的预期。

评论
() 先登录 发表暂无评论
点击展开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