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趣闻 跟我视驾 2020-04-06
认识三辆算你赢 承载一代人回忆的自主品牌如今何去何从
阚贺
曾经承载一代人满满回忆的自主品牌,时至今日为何销声匿迹?对于年轻的90后、00后的朋友们,下面这四个汽车品牌你们又认识几个...反正我是输了!

华普汽车

提到上海华普汽车,大家或许听说过它与吉利汽车的历史渊源,没错它的创始人就是现任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弟弟:李书通,而说到李书通那就不得不提上海华普汽车的前身“上海杰士达集团”。2000年5月,在上海创业的李书通,成立上海杰士达集团,进军国产轿车领域,但由于没有生产资质,李书通借助江北机械厂的美鹿轿车生产许可研发生产轿车。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上海杰士达拥有独立的生产线和四大工艺车间,并且形成了年产5万台的现代化汽车生产工厂的雏形,可轿车生产许可始终没有落地,让李书通丧失了信心,于是在2002年决定将轿车项目转手给李书福,并且吉利在同年完成与杰士达的联合重组,成立今天我所说的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2003年,上海华普在当年的上海车展上首次亮相,同年8月8日,上海华普以5.99万元的亲民售价推出首款车型飙风,而在此之后,上海华普又陆续推出海域、海迅、海尚、海炫、海锋、海悦、海景等“海”字辈系列车型。可随着吉利在2009年提出多品牌的战略转型,上海华普被划归到了吉利的英伦品牌,从独立公司变成了事业部,最终这个品牌彻底被吉利英伦所替代,消失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波导汽车

对于那些曾经的“土豪”选手来说,波导手机肯定都认识,曾连续多年取得国产手机销量王的它甚至在手机界还有一个经典广告语“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正是由于在手机界有了丰富的资金积累,波导手机也想在如日中天的汽车界分羹一碗,但作为手机界的王者,同样没有生产资质的它选择与南汽合作,收购了南汽新雅途公司36%的股权,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并且借南汽的轿车生产资质间接推出第一款车型新雅途。

新雅途在刚刚上市时,凭借波导的销路的确有着不错的销售成绩,但是波导和南汽在整体经营策略上有了较大分歧,波导索性从南汽撤资,分道扬镳。在我看来分道扬镳是必然因素,毕竟一个手机的跨界与“科班”出身的南汽在汽车产品定位上有着很大不同。

与南汽新雅途“分手”后,波导汽车又与宁波神马汽车合作,同样是借助神马汽车的生产资质,不过这次是“玩”起了轻型客车与公交车,甚至还有新能源车,但由于神马汽车后来被上汽大众收购,而始终没有拿到汽车生产资质的波导汽车再一次“告吹”。到了2010年,随着波导的整体运营成绩不佳,再加上苹果手机进入国内,波导的根本产业受到巨大冲击,让这个怀揣造车梦的手机制造商被时代的更迭所击倒,走向了消失。

双环汽车

想必大家都听说“保时泰”这款车吧,可你知道吗,在自主品牌中真正的“山寨开山鼻祖”却不是众泰汽车,而是它——双环汽车。1988年4月,一个名叫赵志刚的退伍军人在河北石家庄开设了一家汽车修配厂,主要从事军队车辆的维修养护及改装工作。而后,这家修理厂依靠军队提供的“北京吉普212”样车及技术材料,从“维修、改装”向整车制造转型,并且在曾经可以说是红极一时。

我这里的红并不是说其销量高,而是“出色”的模仿能力,而恰恰是这个原因让双环汽车吃上了官司。据了解,当时由于双环汽车推出的来宝S-RV与本田第二代CR-V外观十分相似,在2003年9月被本田汽车告到了法院,本以为获得外观专利权的本田会赢得胜利,但最终本田却败诉了,同时在此前申请的外观专利还被判无效,虽然经过多方努力,本田保住CR-V的专利,但来宝S-RV却在2004年取得超过1.2万辆的销售成绩。

在此之后,双环汽车在“模仿之路”上越走越远,先后推出模仿宝马X5的双环SCEO和模仿Smart双环小贵族两款车型。当然,这次又被宝马告到了德国法院,虽然这一次就没那么幸运败诉了,但面对国外法院的判决,双环汽车选择无视判决,并且没有给予宝马任何赔偿。不过,尽管此次判决对双环汽车在经济上没有带来任何影响,但随着自主品牌的不断发展,单靠模仿很难在质量上收获消费者的认可,再加上屡遭官司袭扰,让品牌影响力受到负面影响,最终双环汽车走向了下坡路,淡出人们的视野。

秦川汽车

位于陕西西安的秦川汽车可能有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该公司的前身与长安汽车一样是一家老牌军工企业,始建于1985年。与众多军工企业一样,这家军工企业在早些年同样面临转型,而在当时有四个企业先后得到了来自日本铃木的汽车制造技术,其中就包括秦川汽车。

有趣的是,在1998-1999年这两年里,秦川汽车与长安汽车曾因奥拓的生产进行过激烈竞争,最终以长安汽车胜利而结束。在此之后,秦川汽车基于奥拓车型推出自主研发的福莱尔轿车,再次与当时的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展开竞争。该车在2001年5月西安展出后,同年年底,秦川汽车所生产的3000辆福莱尔被全部抢购一空。

虽然秦川福莱尔看似取得不错的销量成绩,不过由于出身于老牌军工企业,资金问题始终困扰企业发展,到了2001年,公司收入仅为2.31亿元即使,亏损高达996万元。而2002年尽管福莱尔汽车依旧取得了17000台销量成绩,可接连的亏损使其不得不谋求合作。2003年,比亚迪决定出资2.7亿元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份,到了2005年,比亚迪拥有秦川99%的股份,此后,秦川汽车逐渐在公众视野中消失。

首个汽车吐槽社区
相关标签: 汽车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