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视驾 2016-08-25
从“国五”到“国六” 汽车行业会受到多大影响?
“国五”实行还没两年,“国六”就要来了。标准提高了对环境有好处,但同时G哥也为国内车企和消费者们捏一把汗啊。

“国六”排放标准将在2016年年底制定完成。2017年将会在一线城市开始实行,比如北京、上海,预计在2018年向全国推广。这样算来,“国五”仅仅是个过渡而已,步子太大不怕扯到蛋吗?

G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官网上查询到了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洋洋洒洒365页。相对于《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相比,该标准的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 变更了Ⅰ型试验测试循环,加严了污染物排放限值,增加了汽油车排放颗粒物数量测量要求;

— 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RDE)试验定为Ⅱ型试验;

— 加严了Ⅵ型试验项目和限值;

— 对车载诊断系统的监测项目、阈值及监测条件等技术要求进行了修订;

— 修订了获取汽车车载诊断系统和汽车维护修理信息的相关要求;

— 修订了生产一致性检查的判定方法和在用符合性检查的相关要求;

— 修订了试验用燃料的技术要求;

— 增加了加油过程污染物控制要求;

— 增加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试验要求。

总的来说呢,这个标准部分修改采用了“欧五”和“欧六”的标准,整体排放标准要求要比“国五”严格很多。在排除工况和测试影响的情况下,汽油车辆关于一氧化碳的排放量要降低50%,总碳氢化物和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量要下降50%,氮氧化物排放量也要下降42%。

这是要上天?与太阳肩并肩啊!那下面G哥说说为什么要捏一把汗。

车辆制造成本增加

为了满足严格的“国六”排放标准,车企肯定要排放升级,发动机的废气后处理将会更加复杂,成本也更高。比如会换一个更好的催化剂,虽然车企会在满足排放标准的情况下,选一个性价比最高的,但刚刚满足“国五”不到两年,再升级,那肯定还是会付出很大成本的,谁买单?除了消费者还有谁?

自主品牌面临技术挑战

在满足“国六”标准的同时,还要满足排放、油耗、动力性能这三者的平衡关系。虽然近几年自主品牌发展很快,但这样过于频繁的制定和更改标准,很多自主品牌还是难以跟上步伐。而且“国六”标准是根据“欧五”和“欧六”制定的。这迫使我们本土的汽车企业现在所执行的排放策略需要全面修改,而一些合资品牌,在欧洲市场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的“欧五”、“欧六”,因此对于中国的“国六”会比自主品牌更容易适应。

当然,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解,比如欧洲的汽车工业协会与标准制定者共同合作,把“欧六”在欧洲分了三个阶段推广,循序渐进。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这个“锅”不能只让车企背

说起排放标准,除了汽车发动机的设计、技术起决定性因素之外,还有什么?那就是燃油品质,所以说完成“国六”这一排放标准的责任,不能全让车企去承担,国内的燃油品质也要升级,先不说升级的难度多大,但油价的上涨肯定是必然的。

结语:面对如此快节奏的更新标准,在车企升级改造的同时,也会动用很多的资源,带来的成本上涨也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在技术和经验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完成“国六”标准,自主品牌的均摊成本肯定是要高于有经验的合资品牌的,随之带来的坏处就是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优势。这是在逼迫车企学习“大众”?还是想加快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从而实现中国在汽车工业上弯道超车?

首个汽车吐槽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