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福特断轴
上榜指数:★★★★★
持续度:★★★★☆
解决度:★★
貌似长安福特的车型就没有不断轴的,从福克斯到蒙迪欧、翼虎、金牛座都断过轴,这种断轴事件就没有停止过。
从2013年开始,长安福特车型在全国各地频发断轴事件,在车主坚持维权下,长安福特最终承认汽车前转向节有缺陷。之后长安福特车型的断轴事件一件接一件,貌似永无止境。PS:大众的刀片梁都自叹不如。
2、大众烧机油、变速箱故障
上榜指数:★★★★☆
持续度:★★★★★
解决度:★★
大众汽车被投诉的故障较多,其中最为严重的也是车主反映最多的就是DSG变速箱故障以及烧机油,另外还有对其4S店和售后服务的大量投诉,然而大众在其解决办法上并未让消费者满意。销量的居高不下,也是助长了其“嚣张气焰”。PS:要G哥看,大众这货就是被国内消费者给惯的!
3、路虎变速箱
上榜指数:★★★★
持续度:★★★★
解决度:★★
说起路虎,车主投诉最多的就是揽胜极光,要么走在路上不动了、要么倒挡失灵,全国类似案例不计其数,基本都是变速箱故障,一部分车主反映,换了两次变速箱后仍故障频发。面对越来越多车主的质疑,路虎中国却将问题推卸到用户自己身上:国内消费者开车都很急。PS:你怎么不说国内太堵了呢?@路虎中国
4、奔驰4S店虚报故障
上榜指数:★★★☆
持续度:★★★★
解决度:★★
据央视调查发现,奔驰4S店会故意虚报和夸大车辆故障,从中牟取暴利。一简单故障的汽车(点火线圈插头松动,重启系统即修复),但在这些 4S店,却要更换火花塞等各种大修,维修费报价近万元!一奔驰4S店业内人士称,若车主在保修期之内零部件出现问题来维修,如果还可以用,就往后推, 尽量过了保修期,再让你花钱维修。PS:貌似维修猫腻已经成了4S店里一个潜规则。
5、JEEP质损车当新车卖
上榜指数:★★★
持续度:★★★
解决度:★★
JEEP近期被曝出,在去年8·12天津港爆炸事件中受损的Jeep大切诺基和牧马人等车型流入市场销售。去年8月份,克莱斯勒曾在官方声明中表示,“质损车不会流入新车市场,但其他非授权渠道的车辆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请大家慎重选择。”如今看来,这份声明似乎已经为今日之事埋下伏笔。PS:据美国质量报告显示,JEEP旗下的车型在美国都是排名倒数的,想必在国内的质量不会好到哪里去吧?!
6、标致车主维权难
上榜指数:★★★
持续度:★★★
解决度:★★
在众多的汽车投诉中,因没有车辆合格证导致无法上牌的问题呈多发态势,涉及黑龙江、吉林、湖南、河南、辽宁等地的众多消费者。比如东风标致,许多消费者拿不到车辆合格证的原因往往不是车辆质量问题引起的,而是一些汽车销售公司将这些车辆合格证用于质押或抵押借款,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大大提升。
7、起亚多处异响
上榜指数:★★★
持续度:★★★
解决度:★★★
对于起亚的投诉大多是车辆门板等部位异响。起亚在2013年进行了两次召回,旗下K5车型轮毂存在缺陷,可能发生轮毂开裂等问题;还有智跑的制动踏板开关触点接触不良,会导致刹车灯无法点亮,电信号延迟导致刹车灯延迟点亮;除此之外,还有一键启动不良、变速杆P挡移动困难、定速巡航无法解除等问题,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8、长安机油乳化问题
上榜指数:★★☆
持续度:★★☆
解决度:★★
长安汽车在3·15被投诉量是最多的,长安CS35的机油乳化问题“功不可没”。从2013年3月投诉频道收到第一宗CS35机油乳化投诉开始,全国各地发来的投诉,基本都是反映CS35的机油发生乳化问题,而这一问题在2013年11月开始集中爆发,气温因素加剧了机油乳化。
PS:乳化虽然问题不大,但牵涉的车主范围极广。长安针对CS35机油乳化问题的解决措施(拆除外置油气分离器)治标不治本,缸盖气门室处的机油乳化现象依然存在,尾气排放同时也会受到影响。
9、比亚迪电池问题
上榜指数:★★
持续度:★★
解决度:★★★
据说,目前对比亚迪新能源车的投诉问题是最多的,主要是电瓶故障、变速器顿挫、变速器异响等。其中对于比亚迪秦的投诉都与电瓶有关,纯电续航里程远远没有达到厂家宣传的70km,而且还存在充电量不足等问题。另外,比亚迪S6被投诉发动机渗油不止,比亚迪宋油箱异响、油表严重不准等问题。
10、别克变速箱设计缺陷
上榜指数:★★
持续度:★
解决度:★★
别克旗下车型频繁发生质量问题,其中最集中的是车主对于别克变速箱设计缺陷问题的投诉,变速箱在行驶时突发故障,造成卡死、失去动力等严重的行车安全隐患,这一问题覆盖了别克多个车型。
PS:别克变速箱问题成了车主最大的苦恼。
当然,该上榜3·15晚会的车企远不止这些,那么大家觉得哪个汽车品牌该上榜呢?
总结:无论是针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反复召回,还是各类毫无诚信的行业乱象,最终损害的都是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如今,维权的平台看似很多,但真正能落到实处,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机构,又有几个呢?

评论
() 先登录 发表暂无评论
点击展开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