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从合资自主品牌自诞生以来销量增长就十分迅猛。根据盖世汽车整理的数据,诞生的2011年,合资自主品牌销量仅有4.65万辆,第二年已突增至14.86万辆,2013、2014年分别增长36.5%、41.4%至20.28万辆、28.69万辆,2015年继而增至62.04万辆。
虽然合资自主品牌销量实现迅猛提升,可是本质来看,合资自主品牌已然名存实亡,更多的仅是一个噱头,早失去了自身的意义。
这就不得不从“合资自主品牌”的诞生说起。学习外方汽车生产制造技术,是政府的初衷,初衷是好的,可是现在却不如所愿。这包括了最开始的“市场换技术”政策。市场是丢失了,可是技术却未换回多少,该项政策整体以失败告终。多少合资自主品牌哭晕在所了!
不仅为了能够重新实现当初的想法,同时为了达成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中要求,在十二五末期自主品牌销量占国内总销量50%的目标,这在原有的自主品牌不足以完成,同时恰逢国内汽车市场持续火爆,各大合资企业纷纷面临产能不足的背景下,国家政府对要扩大产能、异地建厂的合资企业提出必须有新能源项目和合资自主品牌,因此合资自主品牌应运而生。
可事实上,合资自主品牌的诞生,更应该说是合资企业为迎合政府政策的产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资自主品牌诞生不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有两位数之多,如理念、宝骏、启辰、思铭、朗世、华骐、首望、之诺、天越、开利、佳跃等等,可是真正在售车型却很少,销量能够统计的更是少之又少,仅有理念、宝骏、启辰和思铭。
不仅如此,合资自主品牌所开发的车型更多的是外资企业淘汰平台所开发的车型。如理念S1原型车型为思迪;启辰D50原型车为颐达;宝骏630原型车为凯越;以及未上市的一些合资自主品牌如一汽大众开利(老款宝来)、上汽大众天越(老款朗逸)、一汽丰田朗世(花冠)等也均如此。
最后,从数据来看,合资自主品牌2015年销量数据中,近八成为宝骏品牌,销量高达49万辆。但其中宝骏730销售32万辆,宝骏560销售14.5万辆,该两款车型的研发能力主要来自于五菱自主,而非外方技术;最初上市的宝骏630销量却仅有2.5万辆。
其它三个合资自主品牌品牌理念、启辰和思铭,2015年仅占有20%的比例。其中,理念、思铭已步入停产的边缘化地段,整年下来也卖不出去多少辆(理念2015年销量500辆、思铭107辆),也仅只有启辰销量表现稍微好点,不过年销量也不过万辆。
总结:从2015年的“合资自主品牌”销量来看,基本上已经到了名存实亡的危机了,唯一销量好的合资自主品牌宝骏还是来自自主研发,并没有用到合资品牌的什么技术含量,可悲!其实,从中国市场换合资技术的美好想法来看,只是ZF单纯的自以为是、异想天开罢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离不开自己的研发,用市场换技术的这种好事,只能想想,并不是现实!中国品牌加油!

评论
() 先登录 发表暂无评论
点击展开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