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主这个问题跟“是鸡生了蛋还是蛋生了鸡”异曲同工之妙啊!死循环的怪圈啊有木有?说不成熟的车展造就了不成熟的观众,会找到一大堆理由,但同时存在一大堆推翻此论断理由。另一方面,说是不成熟的观众造就了不成熟的车展,也是支持与否定的证据各占据半壁江山,到底是何解?何解?
弱弱的想问一下大家,是否也认为这是可以无限循环的问题?其实未必!以高中学的哲学思想来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恩恩,先请各位原谅在下的班门弄斧,再做深一步探讨。
先来细数一下车展不成熟的几宗罪!
第一宗:车模反客为主。这点随即调查一下身边任何几个朋友都可以得出的结论,去看车展最关注什么?您得到的答案是车模吧?似乎车模的魅力总比车本身吸引人,穿着暴露,香妆浓艳,围观者拍照者无数,豪车成了背景。
第二宗:观众不理性。展会很火爆,观众很盲目,爱车人们也还需要时间去成长。每汽车无关的事件热度常常大过车展本身,特别是某些明显现身的时候,场面几乎失控,甚至会拥挤出现安全问题,明星一走大批观众撤离,难免有追星过度而不尊重车的嫌疑啊,有木有?
第三宗:国产品牌让人觉累不爱。没有什么顶尖的品牌,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第四宗:开发商造势欠文明。这个大家自己去体会。
拿哲学的思想来解释有点拔高的感觉。还是用大白话来讲吧,个人理解为:先是车展的不成熟造就了不成熟的观众,再后来,这些不成熟的观众没有充分发挥人类聪明的智慧和操控车展的能动作用,也就是现在说的没有逆袭成功,没能反过来改变不成熟的车展这个局面。而导致了这个循环。所以呢,我的结论是关键是人没能改变车展不成熟的局面。
所以:是车展的不成熟造就了不成熟的观众,还是观众的不成熟造就了不成熟的车展问题的关键是,厂商怎么去完善车展、观众怎么去培养一份理性,正确面对车模、明显之类的群体,对车辆对一份关注个热度,终会走出这个循环怪圈。
------------------
8车道 车友【李俊】有话说:
这俩我感觉都是一起发展的,都不成熟,然后二者偶然发现是那么的臭味相投,就一起奔向幼稚的大道了,越走越欢,没有谁主导,携手共退中。
首先你看看观众吧,什么时候才能不低头看美腿,抬头问问性能呢!看过一个报道,美国底特律的北美国际汽车展和华盛顿汽车展。在这两大展会上,“香车”旁也少不了“美女”,但是这些“美女”通常也是精通汽车知识的“才女”,很多车模已经不是“美少女”,而是年逾四旬的“车嫂”。美国车模不喜欢被看做“模特”,而是喜欢被称作“汽车专家”。前来车展助阵的明星未必是演艺界“女神”或“男神”,而可能会是汽车大奖赛冠军等爱车族。他们身兼车模和讲解的职责于一身,对所代言汽车品牌的历史沿革和产品性能了如指掌。在中国的车展上,车模大多是短裙长腿靓女,她们专心司职摆pose,讲解汽车性能的任务往往交给了工作人员,而拍车模的人甚至要比问车性能的观众更多。
再看看车展自个,太会站队伍了,太把顾客当上帝了,看你们喜欢啥,我就猛击啥。历次车展当中,车商大概都想以音乐声音之大、歌舞之艳和模特之俏来吸引观众。于是乎震耳欲聋的乐器大碰撞令展场内的分贝陡增数倍,熟人之间虽然脸对脸,讲话还得扯开嗓子吼。本人参观全国各地车展的次数较多,在场内与朋友用手机联系时,从未听到过手机的铃声,只好时不时地看一看是否有未接电话。如果连续七八天都泡在里面,患了耳疾也毫不奇怪。
------------------不服来辩!

评论
() 先登录 发表暂无评论
点击展开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