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车道 2016-04-08
借你一双慧眼 教你如何识破厂商“枪稿”
如何区分网上哪些文章是汽车厂家的枪稿,哪些是网友自己写的?现在上网很多软文,很多自驾游贴,很多车辆保养得帖子都是公共公司所写,怎样区分哪些是车主自己写的?

如何区分网上哪些文章是汽车厂家的枪稿,哪些是网友自己写的?现在上网很多软文,很多自驾游贴,很多车辆保养得帖子都是公共公司所写,怎样区分哪些是车主自己写的?

首先,百度对抢稿的定义,惊讶的发现,作为一名汽车网站编辑,从业多年,原来自己是枪手!哭!!!

百度上是这么写的:抢稿:登在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和影视媒体上的一切新闻、报道、图片、声音、纪实等题材的广告软文,简单地说表面看起来是一则新闻,其实是一则有偿的广告,只不过是以新闻,报道,纪实的形式出现罢了。

笔者不自知的原因:其实作为一名汽车编辑,网站的稿件大部分是经销商提供的,有的是降价促销行情,有的是厂商赛事或者获奖、新技术啊什么什么的新闻,就连做新车实拍都是受4S店邀请的,你想受人家邀请,还要这些人养着,我能说人坏话吗?我想说,老板会同意吗?

所以,要想从众多的帖子稿件中,找到一篇车主的稿子,我想真的是大海捞针。

对于消费者来讲,要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枪稿,有时并不容易。问题的关键是,并不是一味地进行表扬或者打击的文章均应该算枪稿。虽然,枪稿极少有什么平和之文,枪稿之所以为枪稿,其“枪”的功能性特别明显,打击什么,保护什么,目的鲜明。但如果以此作为定义,却又难免以偏概全之嫌。因为,无论什么文章,都有其功能性,都是在向读者传达某种观点。观点都是主观的,而人的认识又总在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对所描述事物绝对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因而,其观点也根本做不到绝对的客观与公正,其文章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倾向性。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倾向一经表达出来,其文章的功利性就突出出来了。

有些文稿,虽然有着强烈的攻击特点,但只要是反应了真实,我们认为它就不应该算作枪稿。

揭露真相是媒体的天职,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文章反应了真实,那么,媒体就是在履行自己的天职,就是对读者负责。

因而,消费者要避免使自己落入商家枪稿的圈套,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叫枪稿。

枪稿的最基本特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某些利益集团精心策划和故意隐瞒或夸大事实。利益是枪稿的目标,利益集团的策划是枪稿的组织方式,故意隐瞒或夸大事实是枪稿的行文本质。只有符合了这些特点,一篇文章才能被确定为枪稿,至于说攻击与吹捧、有酬等,不过是这两个特点的外在表现罢了。

在此基础上,判断一篇文稿的属性就比较简单了。有时尽管我们无法得知到底有没有“精心组织”,但只要看到它故意隐瞒事夸大事实,就可以必然地得出“精心组织”的结论。毕竟,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

这对于判断那些基于产品评测、导购的枪稿特别有效。如果一篇评测或者导购,对某一产品好话说尽,坏话或者不说,或者轻描淡写,那么,它必是枪稿无疑。当然,自驾游或保养的的稿子评判标准也不例外。

另外,枪稿和车主稿的区别在于立场性十分明显,枪稿站在雇主这一头,车主稿站在消费者这一头。这个立场性,枪稿通常使用大量的其实没什么必要的形容词和副词来体现,但又要以第三方人士的观点来说话而彰显客观性。于是,“据可靠消息”、“据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据业内人士认为”、“据专家认为”,这类短语,枪稿中一定会出现。包括还有,“据网民认为”、“据公众认为”,诸如此类找不到影子出处的言语。

至于那些形容词和副词,在本段中大量出现,比如“首次推出”、“永久免费”,如果说这个还情有可原的话(好像也是事实),那么,下面的“极大欢迎”、“超乎想像”、“激烈反弹”、“过激地认为”、“放出狠话”,就有点自说自话了。

通常,在传统媒体中,尽责的编辑会修改这类文字,去除那些太过明显的痕迹,因为这原本就不是正宗新闻稿的枪稿,已经劣质到连枪稿都不如:整个儿就是泼妇骂街了。也显然没有什么证据证明该厂商“制造了一系列攻击×××的新闻和帖子”,这种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事儿,是上不得台面的。

现在的形势是,枪稿在媒体上满天飞。现在,在许多媒体上,枪稿已经弄得媒体都不好意思了,于是只好开个“厂商动态”或者“企业宣传”之类的栏目以辨视听。而有的企业在征求枪稿之时,甚至狭隘到一丁点儿对企业不利的话语也不能出现。另外,还有的企业不惜对对手进行恶毒的漫骂与攻击。

厂商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却让人难以赞同。厂商选择枪稿,看中的就是枪稿作为媒体正式信息对读者的影响力。现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很激烈,而过快的市场发展节奏,又决定了汽车企业对眼球关注的先天渴求,虽然大家都在各大媒体上投放广告。但是广告投入成本巨大,而且也有一定局限性。媒体文稿与广告相比,成本较低,承载信息量大,读者的信任度也高。个人认为,一个成熟的冷静的企业宣传者,会刻意淡化文稿的枪稿意味——淡化叙述不完整的“故意”性和注意叙述的方式和角度。

首个汽车吐槽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