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年,我们自主品牌的汽车变得越来越正常了,少了很多奇葩,甚至有些车型的设计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我觉得这是很好的现象,毕竟谁也不喜欢会破坏市容的车子。但这是否就说明我们的自主品牌在向韩国车的发展模式靠拢呢?这个恐怕还是有待商榷。
既然提到了韩国车,就先说说他们。韩国的整容技术世界一流,他们现在的车子也个个都像动了精妙的手术一般,非常的华丽。但是请注意,我说的是现在的车子,十多年前的现代起亚,外观都是惨不忍睹的,比如四眼老索纳塔,老款的起亚远舰,欧菲莱斯,千里马等等不胜枚举。他们的重大改变也就是这十来年的时间,所以韩国人最先对外观其实是很无力的。从他们进入美国,并站稳脚跟的一个发展轨迹来看是,主要还是靠经济实惠,而且可靠性上面直逼日系车。也可以说他们能够在美利坚存活下来,不是完全靠光鲜亮丽的外表,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9年现代汽车的JDpower排名比丰田还要高,起亚排名低一点,但是也超过了奥迪,大众等。而现代起亚外观颠覆性的八代索纳塔和K5都是在2010年发布的,特别是索纳塔已经是生产了好几代的车型,这就说明韩系车的质量是不错的,也不不存在什么先外观后质量的发展战略。他们的外观设计只是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新的积极向上的面貌罢了。
再回到我们的自主品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先要交代一下。那就是我们目前实在是有太多的自主品牌了,所以肯定会良莠不齐。难免有些技术底子极差的厂家存粹是用外观骗骗钱。但是像那些想认真造车的大厂,比如上汽,长安,吉利等都是处于非常自然地发展需求去改进自己的外观的阶段。这个其实跟上面提到的现代起亚想树立自己的独特形象其实是一个道理,并不是说学了韩国。国企里面长安就是一个例子,之前长安的轿车产品其实很一般,不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外观风格,都显得很廉价很粗糙。但是从逸动开始,长安的轿车有了巨大的进步。外观不就我提了,但是逸动的动力总成,用料,安全性,NHV在都普遍得到了大家较高的评价。自动变速箱还是用的爱信的产品,整体实力足以媲美合资车水平。正是这种内外兼修的做法,才让逸动获得了这样高的评价以及实实在在的销量。还有自主品牌里面比较高大上的荣威,MG,他们从一开始就是高起点的设计,从品牌运营开始的时候起,家族风格就贯穿始终。我们这些自主品牌外观的进步都是随着企业发展进步的,很难说跟韩国车有什么瓜葛。
如果说硬要把自主品牌和韩国车的发展扯上一点关系,我觉得仅仅可能是现代起亚最近几年产品的设计给我们的自主品牌厂家带来了一定的震撼。因为起亚就是凭借一个欧洲设计师彼得希瑞尔,就能让起亚从中庸以及毫无生趣的形象变得非常的时尚和新锐。外观居然也能当作一个大的卖点,所以现在自主品牌看到了这样的好处,难免都会加强自己产品的外观设计。但是车辆本身的素质,质量有没有进步,每个厂家的情况就不同了。我们的自主品牌现在还处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没有出现特别寡头的厂家,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不要说外观,任何能够想到的进步大家都会去做。自主品牌往上发展第一个要突破的对手就是韩系车,既然对手外观有优势,那自己的设计也不能太差,拼命努力就对了。
虽然现在自主品牌不是那么的强大,但是他们进步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我觉得有几个厂家的思路非常好,具有很大的潜力,并不是像韩国品牌一步步崛起的那个步骤。比如吉利,把沃尔沃拿下,高端反哺低端,比如长城专注于SUV,比如上汽收购MG后自己开发,比如观致采用国际一流团队研发,这些企业我认为坚持做下去都是大有前途,就目前来说他们有地方都和韩国车根本不相上下。所以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其实跟韩国车没太多关系,即使有,也仅仅是一毛钱关系。

-
韩系发展突飞猛进,反而不受待见?原来人们买车经常说“不考虑日系”,现在又变成了“日韩系”,为什么韩系发展突飞猛进的时候,反而不受待见?☆左手打右手 2016-03-16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向在国内市场高歌猛进的韩系车突然就失去了冲劲,一夜之间韩系车在中国卖不动了。圈内人士普遍都认为韩系车目前的处境是因自主品牌对其挤压所致;因为一向靠颜值和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的优势,在自主品牌面前已经不复存在,近几年自主品牌实力上的突飞猛进,让其在性价比上已经明显高于韩系车。☆左手打右手 2015-12-30
-
有一种来自朝鲜的改装却独特到无与伦比、奇葩到不明觉厉,它与其它改装风格“彰显个性、追求性能”的初衷不同,朝鲜的改装是为了节约燃油。孙思聪 2016-04-13
-
丰田柯斯达(COASTER)曾经用名“考斯特”,以其多年来的可靠性与舒适度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巴车,从诞生到今天已有近50年的历史,进入中国也有30多年的时间,对中国客车尤其是中巴的设计和制造产生了巨大影响。李斌 2016-03-05
评论
() 先登录 发表暂无评论
点击展开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