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还是由快递小哥被打说起。
无论如何打人者肯定不对,本来在微博、微信上舆论几乎是压倒性的一边倒,全部在谴责动了手的北京的哥,实话说,那6个大嘴巴子抽在谁身上都过不去,要是换做G哥碰上了真保不齐不回手。这正可谓一码说一码,该赔钱的赔钱,不该动手的绝不能手欠。公安机关随后也给出了的哥拘留10天的处理结果。
本来这故事到这也就该了结了,但没承想剧情的发展并不如我们想的一样,随着顺丰总裁王卫在微信上的强硬回击,社会舆论出现了明显反转,这从G哥昨天发的文章下留言就能明显看到。与前几天微信、微博上的态度不一样,今日头条上的网友留言几乎完全反转!
顺丰总裁王卫的朋友圈留言
跟我试驾&8车道网友评论:
难道说以后网友要分看微信的和看今日头条的?!
您喝豆腐脑喝甜的还是和咸的?
其实不然,之所以会出现留言的戏剧性反转,主要是冷静下来的大家马上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交通秩序!既然公安机关已经给出了的哥相应的惩罚,那么现在是不是也该来聊聊快递小哥的问题了?王卫的强硬,也可以称之为是一种护犊子。不少网友都反问:“请问王总,快递小哥满街乱跑、肇事逃逸的时候,您哪去了?”
路边可见随意乱停的快递车辆,占据盲行道
从网友的留言中我们不难看到,快递小哥逆行、乱钻、抢行、闯灯、甚至逃逸,几乎将交通规则践踏了一个遍,虽然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但同时也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秩序,尤其是对于“动手的哥”这个年纪的人来说(50-60岁),使用快递的频率并不高,那么既没有享受到快递的便捷,反而承受了快递带来的交通混乱,说心里没气那才怪!
事发地,可以看到交通路面非常狭窄,道路资源紧张
G哥今早还亲自去了事发地,富贵园属于北京二环内的核心区,小区内有着大量回迁的本地老年人,而随着机动车的日益膨胀,路边停着的车已经将本来就不宽的道路挤得愈发拥挤,大量遛弯的老年人与时刻与时间赛跑的快递小哥们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哦不对,是矛盾!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久积攒下来的矛盾,总会在一个爆发点被点燃;而我们还需要注意到,最近政府正在有意无意的打压电动车,这种政府引导无疑又会在的哥心里占据道德的高地。换句话说,这位小哥替所有快递小哥挨了打,这位的哥也替社会秩序挥了掌。
顺丰的失误在于将这件事完全推向的哥,摆出一副死磕到底的态度,不过在强硬之余有没有想到自己在街上行驶的电动三轮车有没有牌照?具不具备合法的上路资格?驾车人又有没有相应的驾照?或许王总在发朋友圈谴责时,能够及时给上一句,我们公司将对所有快递员进行严格教育,杜绝交通违反再度出现芸芸… 舆论效果会比现在好的多,然而属非圣贤,盛怒之下谁还不骂两句人?
然而这一切的乱象又到底该从何而来?
G哥以为正是道路交通法的欠缺与停滞所引。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更替,现在的生活节奏比20年前不知道快了多少倍,人们对于出行舒适性与便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北京比20年前的北京大了N倍,市民的出行距离相应的延长了很多,虽然地铁越修越多,但你愿意在吞吐量相当于一个冰岛全国人口的地铁里天天被挤上2个小时么?
北京地铁众生相
况且对于北上广深这类的超大型城市来讲,如何解决掉最后一公里依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与我们城市结构比较类似古都巴黎、罗马摩托车被认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城市工具;而相应人口比较相似的台湾、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城市,摩托同样是城市交通最好的补充。而在北京这种限行摩托车的城市里G哥从小就被教育摩托就是飞车党、骑抢党的代名词,那么现在电动车这种速度不太快(不够骑抢速度)、距离不太远(40km到头了)的电动车,应运而生几乎是必然结果。
巴黎街景
台湾良好的交通秩序与数理庞大的机车形成鲜明对比
电动车应运而生
然而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交通法规却没有跟随上时代,按照现行1999年颁布的条例,G哥也想天天骑着20km/h自行车压马路,无奈家与公司距离20km以上,走的早了领导不乐意,回家晚了媳妇闹,赶时间似乎是每个城市人的共同诉求。现在电动车普遍40km/h的速度即是心照不宣的业内潜规则,更是实际的出行需要。
既然跑的快了,那么电动车也就具备了一定的杀伤力,也就成为了自行车道是霸王,不少没有经过培训的骑行人还在以自行车的意思骑行电动车;而没有合理的道路,随意停放的机动车与随机跳出来的行人,都将电动车逼上了机动车道。这样自然招惹到了司机们的不满,然而只要您骑着电动车走一圈,就不难发现从电动车骑行者的角度看,机动车道有时候比自行车道甚至更安全。
有人说,电动车事故率高、骑行人素质低,试想一下如果机动车道同样不划分快、慢车道,大家揉在一起跑,谁又能保证不会同样乱成一锅粥呢?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规则,不成方圆。
所以G哥以为,要求骑行人驾驶资格,规范电动车管理,划分专用道路,或许才是解决一切乱象的根本。只不过,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评论
() 先登录 发表暂无评论
点击展开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