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小米问世以来,雷军不但成功的在短短几年以内将手机做的风生水起,也引爆了各行各业的互联网思维大浪潮。于是,卖烧饼的开始讲互联网思维,说书的也开始讲互联网思维,造彩电冰箱甚至汽车的都开始向互联网无线靠拢。而在最近一两年时间里面,困扰了很多国人的用车租车行业,也涌现出了一批玩软件的队伍,都号称要解决中国人的打车难这一世纪难题,至于效果到底怎样,还是一起来瞧瞧。
滴滴打车上线时间是2012年9,同年 10月,获得金沙汇创投300万美元A轮融资。2013年以后主要是腾讯在背后支持,也算是马化腾将触角延伸到用车领域的代表作。在2014年1月6日,嘀嘀打车宣布接入微信,支持通过微信实现叫车和支付。能够直接接入让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都不可缺少的微信,足以见得滴滴打车在小马哥心目中的地位。使用嘀嘀打车,而且使用微信支付的话,每次能随机获得补贴,每天3次,不过如今补贴逐渐减少,另外还有一些腾讯游戏道具和金币赠送。如果你是一个微型达人,就能轻松上手。
快的打车上线时间是2012年8月,2013年4月,获得阿里巴巴、经纬创投1千万美金的A轮融资。之后也主要是马云在背后支持,快的打车是杭州的企业,大家一起抱团非常正常。跟微信一样,马云的想法是想将支付宝扩充到用车租车的领域。用支付宝支付的话,快的打车也能提供一定的补贴,目前也是在逐渐减少当中。
至于其他的打车软件就没必要介绍了,因为这两家占的份额超过九成,那是绝对的领先。在2013到2014年当中,两家在各自的金主的支撑下展开了一幕幕撕逼大战,疯狂的烧钱,但是现在居然搞到一起去了。我很怀疑他们是不是早就有一腿,因为两家合并以后,其他的打车软件纷纷哭晕在厕所。以前还能看你们鹬蚌相争,现在只能是小的和尚没水喝。不过两家到底能在一起多久还是未知数,先凑活着过吧。
易到用车创立于2010年,是智能交通和汽车分享理念的引领者。这么说吧,这个公司拥有的车辆和司机数目都是零,但是通过和租赁公司的合作,将客户需求和车辆的状况充分整合在一起。于是很多人通过较低的费用用上了比较昂贵的汽车,甚至有些是只能在梦中见到的豪华车。易到用车还提供了“预约用车”、“接送机”、“接送站”、“半日租”、“日租”等服务,甚至还推出了试驾和代驾服务,可谓是非常之贴心。
UBER来自于美国,它的经营理念跟易到用车类似。而且使用极其简单,就像苹果手机刚出来正面只有一个按钮一样,UBER就是一键叫车,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的人都会用。但是却不支持预约,也不能选择司机,这个我觉得非常不可理喻。你美国人吃肯德基麦当劳,难道不理解中国人要用筷子,要用火锅,要用勺子的吗。
滴滴和快的现在已经合并,算是一家人。也不用再为用谁的APP争来争去,只是专车业务的合法性现在还有点模糊。反正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小车司机也得到了利益,貌似是一个比较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甚至滴滴专车还喊出了为小车私家交罚款的口号来鼓励大家加入。滴滴专车和一号专车虽说都是专车服务,但二者也有不尽然相同。滴滴专车的运营模式与Uber、易到类似,车辆属于挂靠在汽车租赁公司下的私家车,软件公司本身不拥有车辆。一号专车的车辆是一号专车公司所有,司机是一号专车招聘的兼职或全职员工。
AA拼车是在这一领域的最先行者,目前已经在全国超过50个城市开展了拼车业务,移动端的交易正在以每月15%的环比速度增长。AA同样是目前用户基数最大的拼车软件,APP用户可以在线发布拼车线路、在线充值支付等,需求发布后响应时间大致在1个小时左右,还能提供发票,服务方面显得非常正规。
首先要说明的是,爱拼车是阿里系的一员,也算是大有来头。不过就软件本身来看,功能特别简单,可以上班下长期拼车,也可以单次拼车。用户通过在爱拼车的平台上发布拼车需求信息,车主可以自行筛选符合要求的拼车。但是爱拼车只是提供了一个的单纯发布信息的平台,与提供专属拼车保险、在线支付方式等同类型拼车软件的优势相比,爱拼车明显占下风。另外爱拼车只是在杭州本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影响力不是非常大。
哈哈拼车是这里面最为特殊的一员,因为它是基于拼车圈的社交平台为基础,乘客和车主在平台上发布路线,并拥有自己的群组。通过圈子拼车的方式,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好处就是用户的黏性比较好,容易把相同需求的人聚集在一起。但是及时性方面非常差,定价方式也不够合理。
虽然市面上的拼车软件不少,但是由于和打车软件的客户有相当的重叠性,而且无法保证用车的安全性和信任问题,导致拼车软件没能产生像滴滴和快滴这样的行业巨头。可能这个细分领域的成长性还是有限,要不然那些嗜血如命的投资者早就开始烧钱了。
宝驾租车成立才几个月而已,但是它上线仅一周就获得了5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的P2P租车平台。其运营模式是利用网页和手机APP搭建一个私家车租赁平台,有闲置车源的车主可以将车辆信息在平台上面发布,租客可以查找附近的闲置车辆,价格比普通租车便宜30%至50%。宝驾租车已经在全国三十多个城市开通,覆盖面积比较广,还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租客评价,选车也不方便。
PP租车有新加坡的血统,目前已经在过内12个城市运营租车业务,跟宝驾还有一定的距离。PP租车’的用户互评与打分机制比较完善,这样会鼓励会员之间积累长期的信用,所以这个软件的筛选排序功能非常的棒。而且与一般汽车租赁不同的是,PP租车和保险公司合作建立了健全高额的P2P租车保险。如果车辆发生意外,保险公司会及时介入。宝驾租车和PP租车都是采用信用卡支付,稍显的局促了一点。
友租车也是2014年正式上线,与其他几家不同的是,友友一开始就宣称自己是一家基于社交体验的租车平台。目前,友友仅在6个城市开展业务。而且友友租车现在在倡导社区化车辆共享的理念,就是以安全和信任为突破口,将闲置车辆分享给附近小区需要用车的人。周围一公里以内就能找到合适的车辆。而且前面两个软件是以车主为中心,友友租车是恰好相反,是以租车客户为中心,虽然规模小一点,但是用户体验非常好。支付方面也是比较潮流的支付宝,年轻人上手更方便。
P2P租车虽然成立的时间很短,但是其燎原之势已经给了神州租车等大佬一个下马威。各路风头也是轮番上阵,应该说这一类软件还处在一个比较稚嫩的发展期,苗头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还需要更多的成长。
上面说的这些软件不少,大家肯定有用过的没用过的。笔者认为这些都是互联网思维的产物,表面上没有什么硬件的投入,而且在短短的时间里面就能茁壮成长。消费者也是非常喜闻乐见的,因为软件公司背后的大金主们时不时给我们一些小福利,就像余额宝刚出来的时候带来的惊喜一样。至于以后谁能坚持得住,还是看这些公司能不能推陈出新,将消费者牢牢抓住吧。
--------欢迎更多懂车爱车的朋友们到8车道上交流观点,进行相关提问咨询!

-
滴滴海外”虽然属于滴滴出行旗下,基于主APP为出境乘客提供移动出行服务的产品,但通过与美国Lyft合作,可以合并Lyft业务,将服务覆盖全美近200个城市。转载 2016-04-12
-
新一轮融资额度远超15亿美元。转载 2016-04-08
评论
() 先登录 发表暂无评论
点击展开更多评论